来自 财经 2020-05-30 10:35 的文章

佟本善协同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民营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拖欠民营小微企业账款的行为,对企业的资金周转、经济效益带来了负面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要求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并强调“要高度重视三角债问题,纠正一些政府部门、大企业利用优势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行为”。针对应收账款大量增加的新情况,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19年6月在“陆家嘴(600663,股吧)金融论坛”上提出要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商业汇票是商业信用的规范化形式,应借鉴20世纪90年代清理“三角债”的成功经验,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应收账款快速增长值得关注

  应收账款是企业赊销形成的债权性资产,是其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对于其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2000年以来,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整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4.3万亿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高达13.99%,占当年GDP的16%。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7.46万亿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高达20.38%。这一比例已经重回20世纪90年代初清理“三角债”时期的历史高位水平。其中,2016~2017 年,全部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幅分别为 9.6%、8.5%,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增速分别为8.19%、6.94%,这说明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增幅明显快于大企业。

500

  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应收账款的存在增加了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对应收账款管理成本。过高的应收账款可能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企业之间存在大规模的相互拖欠,会形成“三角债”,一旦出现信用风险极易传染,引发大规模的债务违约和生产停滞。如果全社会应收账款增速过快,将对社会信用结构造成冲击,加大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应收账款的存在增加了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对应收账款管理成本。过高的应收账款可能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企业之间存在大规模的相互拖欠,会形成“三角债”,一旦出现信用风险极易传染,引发大规模的债务违约和生产停滞。如果全社会应收账款增速过快,将对社会信用结构造成冲击,加大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增幅超过大企业,这意味着核心企业凭借自己优势地位占用中小微企业资金,而中小微企业本来就资金不足,融资渠道有限,又被迫被大企业占用资金,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和经营困难。大型企业拖欠民营小微企业账款的行为,不仅会导致经济的脆弱性,而且会损害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民营小微企业的发展潜力,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应收账款融资市场不规范发展潜藏风险

  与20世纪90年代的“三角债”情况不同,在近年来应收账款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种应收账款融资产品也开始蓬勃发展,这是本轮“三角债”发展的新特点。伴随金融意识逐步增强、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出现了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证券化以及应收账款流转平台等各式应收账款融资创新。然而由于应收账款本身存在天然缺陷,这类创新不仅增加了金融的脆弱性,而且加剧了中小微企业的困境,潜藏较大风险。

  第一,应收账款不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且不易流转。作为在企业购销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商业信用,应收账款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还款期限不固定,到期还款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即使约定了还款期限,对债务人仍缺乏刚性约束力;二是应收账款保留了债务人对基础合同的抗辩权,债权人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应收账款缺乏格式化的权利凭证,债权债务关系不透明;四是流动性差,很难在企业间或金融机构间流转;五是没有专门的法律保护,容易出现纠纷。

  第二,应收账款融资产品存在天然缺陷,潜藏风险。由于应收账款具有难以确权、账期不固定等特点,以应收账款为标的的融资产品存在天然缺陷,风险极大。近年来以应收账款为标的的融资产品爆雷频发。例如,“成宇案”中,成宇利用其控制的十家公司于2011年至2014年期间伙同他人虚构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应收账款,骗取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等七家金融机构保理资金累计68.91亿元;又如,“李仕林案”中,上市公司华业资本从恒韵医药受让的合计101.89亿元应收账款全部为恒韵医药虚构;再如,2019年6月爆发的“罗静案”中,罗静凭借对苏宁、京东等知名大公司的应收账款进行公开募资,而作为债务方的苏宁和京东则声明对罗静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融资合同不知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