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9思维网王海:跨界合作创造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
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振兴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是新时期的重要使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将成为振兴实体经济、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2012年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到201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新基建”建设提速,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5月21日起,人民网金台圆桌两会特别版邀请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权威专家和企业家共同深入探讨,将连续推出三期圆桌访谈。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建设状况如何?今年两会,围绕工业互联网,行业领域内都在关注哪些议题?接下来我国参与建设工业互联网的社会主体,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第二期话题邀请国家电投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CTO谢海琴三位嘉宾共同聚焦“转型升级实现工业互联网新成效”。
以下是对国家电投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的专访对话:
人民网: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的生态建设现状如何,现在参与建设工业互互联网的社会主体都有哪些?
王海:工业互联网现在是一个经济发展热词,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工业互联网高度重视。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指导意见,各个部委也加大了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指导。特别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所特有的网络联通、远程服务,包括供需对接的优势,为疫情的防护和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国家工业互联网这几年发展应该还是比较快的,增速也呈上升趋势。2019年我们国家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大约是在6000亿,到2023年估计就要过万亿。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认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还是比较好的,我个人也呈乐观的态度。
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成果。第一,是我们国家已经初步搭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系统。第二,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当中,我国推动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带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第三,我国打造了一批跨领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一批工业互联网企业。第四,面向政府、企业、终端用户等不同的客户需求,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实践。第五,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一些数字技术,包括数字卵生、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等等这些技术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积累和进步。
关于参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的社会主体,我认为主要是有三大类。第一大类,主要是平台的拥有者。第二大类,是现在基于平台上面的应用服务商。第三大类,是为平台服务的一些软件企业。
第一大类,又可细分。一种是先进制造业像海尔、航天云网、富士康等等,利用数字转型来推动平台的服务;一种是一些装备和自动化企业,三一、徐工,他们利用自己的一些设备和技术优势,来创新服务模式,也是在进行调整;还有一种,像华为、浪潮这些信息通讯企业,他们利用IT的优势,在有的平台上面,向工业领域进行延伸。此外,还有就是像阿里巴巴这种互联网企业,他们在自己原来的云资源基础上,叠加工业解决方案。现在他们也要打造工业的一体大脑。这是第一大类,即平台的拥有者。
第二大类,是基于平台的应用服务商,他们主要的工作是进行数据的采集、归集,然后进行数据的分析应用。这一类企业,比如说像华龙讯达这样的企业,它就是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采集,然后进行边缘计算,这是一种类型。还有一些企业,它在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基地模型的搭建,还有微服务的开发,调用数据趋势的分析,这些工作是这些应用服务商来进行的。当然,他们也进行一些工业APP的拓展,这是第二种类型。第三种类型就是软件服务业。软件企业主要是为平台做一些优化,包括我们一些大数据的数据汇聚,处理能力的提升来服务的。
能源企业里面一些相对高水平的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智慧能源方向上,也花费了很多时间。比如说像国家电投,它去年创造性地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青海全省提供15日的清洁能源——全部利用清洁能源,也是创造了世界的一个记录。那么像华能国家能源在电厂、智慧矿山这些方面,他们也有很多很好的实践。
但能源行业数据的孤岛,数据的壁垒,包括数据的共享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前年,在国资委的支持下,国家电投联合13家中央企业,还有一家地方能源集团和一家高科技的民营企业,共同组建了一个国有资本控股,民营企业参股市场机制运作的混合制企业,也就是我现在所在的公司,中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它就是致力于能源行业的数据平台建设的,这个也是我们行业的一个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