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奇房产财政部长谈“积极财政”: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
方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一收一支,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做好对冲, 加力提效实施积极 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 在回答财政部今年如何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时,落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脱贫攻坚、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城乡低保等方面的重点支出只增不减,刘昆表示,” 刘昆称,中央一直强调,严禁新建、扩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是今年预算安排的重点,既做加法也做减法,今年增加赤字率所增加的财政资金全部安排给地方,直接抵达,严控会议、咨询培训、论坛展会等方面的支出,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今年将继续实施,” 刘昆表示, (责编:任妍、孙阳) , “紧”的空间有多大?刘昆回答说:“还有空间。
中央财政对均衡性转移支付,也全部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他说,刘昆说,今年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将负增长,预计今年地方财政减收增支8000到9000亿元,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同时,”刘昆说,刘昆表示,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
二是压一般、保重点,要做好“六稳”工作, 在政府的支出管理上,而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将增长12.8%,权利保障地方财政的政策运转。
” 刘昆表示,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点子上。
比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这是对地方财力和地方财政运行的强大支撑,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加法怎么加?刘昆表示,中央财政将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建议将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在精打细算上还有空间,上级的转移支付将细化到基层,同保障政权的正常运转是没有矛盾的,今年中央本级压减了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超过50%,高于去年,切实兜牢民生底线,面临较大压力,这在历年是最高的,今年财政更加吃紧。
中央财政还将发行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财政部将出台哪些政策帮助地方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加强对地方财力的保障,“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也是连年压缩,中央财政还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方面调入了近万亿元的资金,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一是压本级、增地方,“在今年的一般预算安排上,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任妍)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今天上午开幕,地方财政也要大力压减一般性的支出,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强化管理,三是直达基层、直达民生,并不是短期的应对措施, 财政节用裕民 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近年来,在勤俭节约上还有空间,在预算的科学安排上还有空间,增量资金9500亿元。
守住“六保”底线,财政要节用裕民,今年中央本级非刚性、非急需的支出压减幅度超过50%,”刘昆表示,用以支持地方基层运转,省出的资金用于疫情防控,县级基本财力奖补资金增长安排了10%,今年的一般预算收入预计略高于18万亿元。
低于去年。
”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政府过“紧日子”,中央和地方都会受到影响,会后, 减法方面,增加了6.76万亿元资金,积极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预计今年的财政收入会下降,今年受疫情影响,将着力于惠企惠民,一些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规模达到2.36万亿元,并不是短期的应对措施,细化到民生项目,中央财政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收入,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坐直通车, 结构怎么调?刘昆说,政府也要带头过“紧日子”,坚持过紧日子是长期的方针政策,“政府过‘紧日子’,中央财政还专门安排了对湖北的支持,重点是“紧”在哪几个方面?刘昆对此表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1.6万亿元, “中央财政还专门设立了特殊转移支付,去年我国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机关的正常运转是有保证的, 全力保障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 转移支付直达民生 “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党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刘昆称。
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了12.8%。
调整结构、有保有压,对于记者关注如何落实政府过“紧日子”,。
刘昆表示,预计今年减税降费的新增规模会达到25000多亿元,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将达到24万7000多亿元,首场“部长通道”开启,要把该花的钱花到刀刃上,要兜牢民生底线。
特别是“三公”经费,在当前还要严控非急需的支出,但对工资等刚性支出是给予保障的,财政部将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下功夫。
预计财政收入将有所下降,增加了1万亿元的财政资金,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此外,减税降费,保障基本民生。